上世纪六十年代,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调试天线时,发现了一种挥之不去的“杂音”。这恼人的噪声最终被证明是来自宇宙创生的回响(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MB),自此,人类终于触摸到了大爆炸的余温:这些穿越百亿年的光子,携带着宇宙从炽热浓汤冷却为透明时空瞬间的记忆。它们的温度仅比绝对零度高出 2.725 度,却在科学家的眼中比任何璀璨星辰更加耀眼——因为这是宇宙的第一张“婴儿照”,记录着时空最初的皱纹与胎记。
在科幻作品《三体》中,智子封锁地球基础物理学的那个下午,汪淼透过 3K 眼镜看到的不是均匀的微波背景辐射,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宇宙级骗局——整个天空如同老式电视雪花屏般疯狂闪烁,那是三体文明刻写的恐吓信。现实中,科学家们正从 CMB 的偏振信号中捕捉更隐秘的痕迹——原初引力波。这些时空最初的涟漪,是宇宙暴胀时期留下的指纹。若能被证实,人类或将见证创世瞬间的量子涨落如何孕育出星辰与生命。科幻与现实的界限在此模糊:我们究竟是在解读数据,还是在聆听宇宙写给文明的私语?
卡尔·萨根曾说:“我们由星辰所铸,如今眺望群星”CMB 的存在本身便是这句话的证明: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原子,都诞生于大爆炸后的恒星熔炉。而今天,这些原子重组成了能够思考的大脑,在非洲草原某颗渺小行星上,尝试破译宇宙童年的呢喃。或许终有一天,当人类文明消逝于熵增的洪流,我们的探测器仍在深空漂流,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“宇宙微波背景辐射”——在冰冷的虚空中,默默讲述一个物种如何用微弱的智慧之光,回应创世之初的余晖。
记忆从不休眠,它只是等待被频率对齐的接收者。
此外,我们更新了 OOBE 的欢迎音效,来源于 Coldplay 的 A Sky Full Of Stars。取其中 G♭、C#、G、G♭ 四个音。